在气候条件合适的8月中旬进行定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操作。为了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定植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结合翻地时每亩施入10000公斤腐熟圈肥。此外,选择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定植,能够大幅度降低植物的压力,提高成活率。
在定植之前,一天提前在苗床上浇透水,以帮助后续挖苗作业。挖苗时最好带土坨,避免对根系造成过多伤害。特别是在温室种植时,需要注意种植密度,过于密集会导致球茎腐烂。每亩定植的密度通常控制在5000至6000株,株行距为25厘米和50厘米。定植后,应及时浇水,以帮助植物迅速适应新环境。
在浇完定植水后,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再进行1至2次浇水。通常在球茎开始膨大之前,要适当控制浇水量,而在球茎进入快速膨大期后,则需要增加浇水频率,促进球茎的健康生长。
定植后,应允许苗木蹲苗7至10天,待苗高达到30厘米左右(7至8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生物复合肥10公斤。在球茎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施肥量比第一次多30%;而在球茎迅速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时,施肥量与第一次相同。每次施肥时,建议与水混合后冲施,以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
当球茎茴香的重量超过250克时,便可以开始采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市时间。通过适当降低日光温室的温度,可延迟球茎茴香的上市时间,通常延后15至30天。在采收时,需将根盘切净,去除黄叶,同时保留球茎上部约5厘米的叶柄,将其余部分全部剪去,确保产品的整洁和美观。
总结来说,合理的定植时间、科学的田间管理及恰当的采收时机,都是确保茴香生产成功与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方法,农户可以有效提升茴香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荷兰球茎茴香冬春季种植技术指南
下一篇:大葱的多种保鲜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