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棚芹菜在本地区的栽培历史已经超过十年,年栽培面积大约为1000公顷。然而,由于持续种植,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导致一般年份的产量下降20%至30%,在严重情况下降幅可达50%或以上,甚至出现绝产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了芹菜的产量和质量。自2000年起,我们对冬暖棚芹菜的发病规律进行了深入调研,同时引进了多种新型杀菌剂进行试验,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经验,以下是我们所总结的内容。
冬暖棚芹菜面临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叶斑病、软腐病、灰霉病和根结线虫病等,以下是这些病害的详细介绍:
近年来,温室白粉虱的问题愈发严重,这种害虫通过口针传播病毒,使得芹菜病毒病频繁发生。初期症状表现为叶片皱缩,颜色变得深绿或出现黄绿相间,严重时整株会出现黄化、矮缩等现象。
叶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影响芹菜的叶片,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小而浅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进展,将形成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相互融合,最终导致叶片干枯,湿度高和栽植密度大的地方发病更为严重。
作为冬暖棚芹菜较为常见的病害,软腐病通常危害叶柄基部或茎部,初期表现为水浸状的淡褐色斑点,后期可导致变黑发臭,严重影响收成。
灰霉病通常在冬季的茬口发病最为严重,病症多出现于植株心叶或受伤口,初期为水浸状,后期软化腐烂,表面覆盖灰色霉层,若长期高湿条件,会导致整株腐烂。
霜霉病是一种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初期出现淡绿色小点,边缘不明显,随之扩大形成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会出现灰白色霉层,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
这一病害在连作地块上尤为严重,已成为多种蔬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保护地蔬菜的生长。其症状包括植株生长缓慢、颜色变深以及叶片出现瘤状突起,湿度过大时植株也易萎焉。
为了有效防治冬暖棚芹菜的病害,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综合措施:
实施超过两年的轮作制度,将芹菜与茄果类、葱蒜等蔬菜交替种植,同时在夏季有选择性地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病害发生。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津南实芹1号、大禹实芹等实芹品种,以及加州王、西芹等西芹品种。
实芹的栽植密度一般为10厘米x10厘米,西芹为25厘米x25厘米,同时应科学灌溉,尽量在晴天浇水并于中午通风,以减少棚内和田间的湿度。
在芹菜收获后的夏季,可在棚内浇足水后,用麦秸覆盖地表,撒施碳酸氢氨,并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有效消毒土壤并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要及时防治病毒病,防止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等造成的损害。主要用25%追命WP1500倍液和1.5%透皮杀EC2000倍液喷雾。对于其他细菌性病害,推荐使用72%农用链霉素和77%可杀得等交替喷雾进行防控。
以上措施的结合使用,将大大提高冬暖棚芹菜的抗病能力,从而保障其产量和品质。
上一篇:芹菜幼苗死亡的分析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