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芹菜通过多次掰叶采收嫩心叶,不仅能够延长其生长期,还能有效提高单产和产值。这种方法生产出的芹菜外观鲜嫩美观,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般情况下,每亩可产量可达4000千克。以下是相关的主要生产技术。
选择合适的芹菜品种对于生产至关重要。应优先挑选耐低温、耐弱光、长势强、快生长、叶柄长且产量高的品种。例如,津南实芹和开封玻璃脆等品种均表现良好。为了实行多次采收的目的,芹菜应提前15到20天进行播种,通常在7月的上中旬采用遮阴育苗法进行育苗。
多次采收的芹菜一般在9月的上中旬进行定植,以确保在12月至翌年2月份之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由于芹菜的根系较浅且产量较高,建议施足底肥。通常亩施用厩肥5000千克和磷酸二铵50千克,深耕细耙后制作成宽度为1.2-1.5米的平畦。在密植问题上,多次采收的芹菜应保持适度稀疏,试验数据显示,行株距以16厘米×10厘米为较为理想的配置。
定植后的管理方法与常规芹菜的管理相似。在植物缓苗至立心期阶段,应进行多次中耕松土,控制浇水量,以促使根系向下生长。当接近封垄时,开始浇水与追肥。一般每10到15天浇水一次,并追施一次肥料。在浇水之后,要注意及时放风以排湿。温度管理亦不可忽视,白天应保持在18-20℃,一旦超过25℃便应放风,夜间温度要控制在6-8℃,低于5℃时需盖上草苫。同时,病虫害的防治也要做好,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采收时应采用掰叶采收的方法,但需注意伤口的处理,以避免腐烂现象。每次采收后,应立即提高大棚的温度并降低湿度,以促进伤口的愈合。最佳棚温为白天24-28℃,夜间12-14℃。在肥水管理方面,应遵循在采收之前和伤口愈合后施水追肥的原则,禁止在采收后进行浇水或追肥,以免加重植物腐烂的风险。保持植株的健壮生长是实现高产的重要关键。
上一篇:芹菜种植的育苗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