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的空心与糠心特征在性状表现上具有不可逆性。虽然这两者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本质上却截然不同。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空心属于质量性状表现类型。在任何生长环境中,芹菜的叶柄都会完全中空,其空洞面积占据整个叶柄截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即使在优越的栽培条件下,空心特征依旧不会改变为实心。因此,在定植前,生产者应该仔细检查小苗的叶柄是否为实心,以避免因选择错误导致的生产损失。同时,在生长期间试图通过增加水肥条件来转变空心现象是行不通的,这种方法往往是徒劳的。
而糠心则属于数量性状表现类型。成株时,叶柄的空腔不完全中空,且空腔内有白色疏松的海绵状物,空腔面积因不同程度而异。通常,外层老叶的重量会大于心部叶,叶柄的下部往往重于上部,但空洞面积不会超过叶柄截面积的三分之二。这种“空心”特性主要受到栽培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芹菜的叶柄一般较为肥大,其中心区域被大量薄壁细胞填充。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营养,大部分会被储存于叶柄中心的薄壁细胞中,从而提高其食用品质。存储在叶柄中的薄壁细胞越多,芹菜的肥大程度也就越高,商品价值自然也随之提高。
当芹菜达到生理成熟时,叶片的营养合成会停止,此时是收获的最佳时机。如果收获延迟,芹菜的组织将消耗储存在薄壁细胞中的营养,导致薄壁细胞逐渐缩小,最后可能形成中空的叶柄。此时,由于外部被纤维包围,而其表面无法察觉,因此,这种现象会使芹菜失去食用和药用的价值。
了解芹菜的空心与糠心特征对于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和及时的收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芹菜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上一篇:小拱棚春季芹菜种植技术指南
下一篇:西芹无公害大棚栽培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