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空心病的成因及预防芹菜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病症,其特征是叶柄基部开始空心,随之向上发展,空心位置会形成白色絮状木栓化组织。该现象通常出现在土壤贫瘠的地区,尤其在遭遇高温、干旱、肥料不足以及病虫害侵扰时更为明显。 空心病的发生原因在中后期,芹菜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显著下降,导致地上部分营养不足,叶片的生理功能减弱,从而造成营养物质的合成不足。当叶柄接近髓部的薄壁组织开始破裂萎缩时,最终形成空心杆的现象。 预防芹菜空心病的方法选择优良品种首先,选择纯正且高质量的实心芹菜品种是预防空心病的重要一步。选择适合的品种可以有效提升植物抵抗力,降低空心病的发生概率。 适宜的土壤条件土壤选择也至关重要。推荐使用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排水和灌溉条件良好,土壤酸碱度应以中性或微酸性为佳,避免黏土及沙性土壤的种植。 温度控制芹菜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在温室内栽培时,白天气温应保持在15到20℃之间,最高不超过25℃,晚上应维持在10℃左右,绝不可低于5℃。同时,适当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湿度。 合理施肥与灌溉施加充足的底肥至关重要。在每亩地应均匀施用约5000公斤的优质腐熟有机肥,并添加100到200公斤的发酵鸡粪或15公斤的磷酸二铵。定植缓苗后可施用提苗肥,通常每亩施用10公斤左右的硫酸铵或发酵的人粪尿。生长期间以速效氮肥为主,并结合钾肥,建议每亩每次施肥约20公斤,每15天追肥一次。 及时防治病虫害除了施肥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外,及时防治病虫害及适时收获也非常关键。对于防缺硼引起的空心现象,可使用浓度为0.3%到0.5%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施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芹菜空心病的发生,确保芹菜健康生长,提升产量和质量。 |
上一篇:英科学家开发出测定辣椒辣度新技术
下一篇:冬季芹菜定植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