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繁殖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特定环境条件的影响,人工模拟十分困难。因此,在养殖业中,常常需要通过注射激素来刺激雌鱼的卵子成熟、排卵和产卵,同时促进雄鱼精子的成熟与排精。催产技术的成功直接关系到亲鱼催产率、鱼卵受精率、孵化率和亲鱼产后的成活率。因此,在催产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成熟的亲鱼是催产成功的关键。只有充分成熟的亲鱼,才能实现良好的产卵效果。因此,适宜的水温、水位、催产剂用量和催产技术等条件都必须与成熟的亲鱼相适应。未成熟的亲鱼往往难以产卵,或者即使能够产卵,卵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目前,生产中通常通过观察巴西鲷的外形特征以及挖卵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亲鱼。
在性成熟之前,巴西鲷的雌雄难以区分;当达到性成熟时,雌鱼体型较大,腹部肿胀、松软,生殖器明显凸出,而雄鱼则体型较小,腹部狭窄,生殖器呈凹入的三角形。在选择成熟雌鱼时,可以将鱼放在鱼夹中,轻捏后腹部,成熟的雌鱼会显示出明显的卵巢轮廓。此外,雄鱼的成熟可以通过挤压后腹部来检查,如果能顺利挤出精液且成线状不散开,则说明其成熟度良好。
为了更加准确地判断雌性亲鱼的性腺成熟度,可以使用挖卵器进行卵子采集和检查。挖卵器的插入顺利与否,可以反映雌鱼性腺的成熟状态。取出的卵粒若大小一致、饱满和光滑,并且核偏位,则说明亲鱼性腺较成熟;而若卵粒大小不均或形态异常,则表明催产效果不佳。
在催产之前,合理地安排雌雄亲鱼的配组非常重要。为了促进雌鱼的受精,通常会让雄鱼的数量略多于雌鱼,配比一般为1:1.5至1:2。同时,要确保催产的雌雄亲鱼个体大小相近,以提高催产的效果。
催产剂的用量与催产剂的种类、亲鱼的种类和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催产时间、水温和性腺的成熟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在水温偏低的早期阶段,需增加催产剂的用量,而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则可适当减少用量。雄性亲鱼的催产剂用量一般为雌性亲鱼第二针剂量的一半。
巴西鲷的催产方法常采用两次注射,首次注射少量催产剂以刺激成熟,随后进行催产。注射时,通常选择在亲鱼胸鳍或腹鳍基部进行体腔注射,需将亲鱼侧卧在水中,以确保注射的顺利进行。
注射后至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称为效应时间,受药物种类、鱼种、水温和性腺成熟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在24至28℃的水温下,巴西鲷亲鱼的效应时间通常为8至14小时。
上一篇:海参“冬藏”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