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鱼种的健康成长,注水是一项关键措施。通过向池塘注入新水,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能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这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在鱼种培育的过程中,由于每天的投饲量较大,鱼类的排泄物也相应增多,池水容易变得过于肥沃。因此,定期注入新水是非常必要的。每次注水的建议量为10至20厘米。在夏季,水温超过33℃时,建议每隔5到7天注入一次清水,以提高水位。此外,必要时可先排出一些旧水,再加入新水,通常每次注入20至30厘米的水量较为适合。
在鱼种培育的后期,每隔约30天进行拉网筛选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对鱼种进行分池培育,使得出池鱼种的规格更加一致。
通过拉网稀疏分养,可以有效降低池塘内的放养密度,从而促进鱼类的更快生长。这种方法能够为每条鱼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减少竞争,提高整体的养殖效率。
在日常的鱼种培育管理中,加强防病措施尤为重要。坚持每天巡塘,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节,是防止鱼病的第一步。
此外,定期洗刷饲料台,捞除残留饲料,有助于保持食场的卫生。建议每隔半月左右使用约0.2千克的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喷洒在饲料台及其周围,以杀灭潜藏的病菌和寄生虫。如果发现鱼类生病,务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漂浮在水面的病鱼与死鱼应尽快捞除。同时,使用过病鱼池的工具,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在其他池塘中使用,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上一篇:盲曹鱼冬棚管理技术关键点
下一篇:海参池塘青苔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