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参鲁养”模式会在未来几年迅速发展,或取代“北参南养”模式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4:38
0

北参鲁养模式的崛起与发展

北参鲁养是一种相较于传统北参南养模式的新型海参养殖方式,首次在2017年春季的水产平台上引起大家的关注。此模式的形成源于2016年夏季山东地区的极端高温,导致大量养殖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威海和青岛的养殖户们抓住了机会,开始从河北、大连、东营等地收购1-10头的小海参作为海参苗,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投资。由于这种新模式不需要拖包,因此养殖户们能够快速补充市场需求。

放苗的重要性及综合管理

在结合胶州湾地区少数几位成功实施北参鲁养模式的养殖户案例后,我们认为在实施过程中有几点需求特别关注。

1. 放苗时机与密度

放苗应选择在10月1日之后,水温控制在20℃左右,不宜超过22℃。最佳放苗规格为1-10头,质量良好的可适度扩大至1-12头。选在晴天无风的天气进行放苗,并在池塘中使用“低聚糖863”等活性物质,以提高苗种的存活率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每亩放苗密度通常控制在200-300斤,过量投放会导致翻倍率降低,而过少又会降低空间利用效率。

2. 新塘放苗管理

最好在清淤后的新池塘进行放苗管理,这样有利于水质调节和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新塘因底质良好,通常能延长海参的生长周期。相反,长时间未清淤的池塘会因底部淤泥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海参的健康和生长。如果例子不够,2016年秋天的一位养殖户投入8000斤海参苗,结果在次年仅收获了12000斤,这提示我们管理不当将直接导致经济损失。

3. 强化底栖硅藻的培养

底栖硅藻作为海参的天然饵料,其生长在秋季尤为旺盛。这一时期需要使用氨基酸类产品如“氨基酸解霸”来促进硅藻繁殖。此外,可定期发酵“乳酵素”调节水质,以提高海参的摄食积极性,并促进紫菜的繁殖,达到多赢的效果。

“北参鲁养”模式会在未来几年迅速发展,或取代“北参南养”模式

4. 冬季水位管理

山东地区近年来普遍冰封时间短,需特别注意提高水位到1.5米以上,以降低海参受冻风险。这样的水层可以保持4℃以上的水温,确保越冬期间的安全。

5. 控制春季黄管菜

黄管菜虽然是海参的高蛋白质饵料,但如果过量覆盖池底,则一旦水温上升将迅速腐烂,释放有害物质,导致海参损伤。因此,应使用“利生素”等芽孢杆菌抑制黄管菜的生长,并及时清除过量的黄管菜,以防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6. 调节春季生长速度

每年4月初是海参快速生长期,建议在此阶段添加“营养餐”,如“电解活性多维”等营养添加剂,以加速其生长。同时,可配合少量饲料投喂,以提高养殖效率。处理得当,会发现海参的生长极为迅速,翻关注容易实现。

总结

通过多年的市场观察与研究,以上几点是个人对于北参鲁养模式的一些管理经验。若要在这一新模式中持续获取可观的经济回报,养殖户们需不断探索与创新,科学管理、细致应对才能迎接丰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