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生态系育苗技术手册及病害防治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4:40
0

卵形鲳鲹的概述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海鱼,常被称为金鲳、黄腊鲳等。它们属于鲈形目(Perciforms)、鲹科(Carangidae)和鲳鲹亚科(Trachinotinae),主要分布在印度洋、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及美洲的热带和温带海域。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沿海地区也有丰厚的自然资源。

生长特性与养殖优势

卵形鲳鲹以生长速度快和养殖周期短而闻名,在人工养殖环境下,5个月内可以达到500克以上。成年鱼体重可达5-10千克,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成为理想的高价值海水养殖品种。

育苗技术的总结

育苗材料

育苗设施通常为3m×3m或3m×4m的布篓,规模可达40亩,选择的育苗土池应远离污染源,水质需稳定,底质为半泥沙或砂质。饵料池面积需为育苗区域的30%,专门用于培养轮虫等饵料生物。

受精卵来源

受精卵主要从海南购入,经过空运分批转运至湛江,以确保卵的质量与存活率。

育苗方法详解

清池肥水

育苗前需使用生石灰等药物清理池塘并施肥,通常在池塘清理10-15天后加入受精卵。在仔鱼下塘前的2-3天中,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

基础饵料的培养

在放苗前5天时开始进水,并用漂白粉消毒。拌入轮虫,使轮虫密度达到1个/cm左右,并辅以鳗鱼粉或豆浆以助维持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金鲳鱼生态系育苗技术手册及病害防治

仔鱼的放养

将受精卵直接转移到培养池中进行孵化,并在仔鱼出现开口后,将其放入培育池,放养密度为15-20万/亩。

日常管理

仔鱼入池后需定期监测水中饵料生物的数量,不足时及时补充,以维持良好的生长速度。随着仔鱼的成长,逐渐增加桡足类和枝角类的投喂量。

生态系人工育苗饵料系列

卵形鲳鲹在育苗过程中需确保充足的生物饵料和及时驯化的人工配合饲料,从而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育苗成果

根据数据,从2013年至2015年,成功购入受精卵30kg,受精率达到98%,孵化率达90%,最终育成鱼苗数量为1024.2万,规格在3cm以上。

病害防治措施

卵形鲳鲹在育苗期间可能面临多种疾病风险,如细菌性烂皮病和寄生虫病。为有效预防,需保持较好的水质和饵料管理,采取定期消毒、控制投喂量等措施。

生态养殖的优势

采用大土池育苗可提升鱼苗的整体品质,借助更大的水体和稳定的环境,使得鱼苗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得更活跃、健康。土池育苗的简单设施和低成本,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养殖方式。

作者: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万程文、廖经球、杨小立、庞强、陶永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