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份,随着气温的变化,河北乐亭、昌黎等地区的部分海参养殖圈出现了全开化或局部开化的现象。一些海参甚至下礁爬到池边,出现了化皮和肿嘴等病症。这一状况引起了养殖户的广泛关注。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2014年12月初,气温突然骤降,导致海参圈迅速被冻住。许多养殖户未能及时进行最后一次消毒和改底处理,导致底质恶化。冰封期后,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底质问题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指标上升。当水温回升,海参由于寻找环境更佳、溶氧水平更高的池边而出现了问题。由于池边水较浅,加上早晚温差大,海参在体质较弱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冻害,导致化皮等病症的发生。
在海参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人工将池边的海参捡到更深的水域,以避免冻伤的发生。
如果海参已经出现化皮或肿嘴等病症,应立即使用海参专用的“泡腾碘”,每瓶适用于2亩地,结合“久久氧”,每袋适用于1亩地,必要时可隔天再用一次,效果显著。
如果养殖池已被冰封,可以考虑打冰眼并投药,这种方法在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病害。
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建议定期每月使用海参专用泡腾碘,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海参出现化皮或肿嘴等病变,同时还具备改底和控草等效果,确保海参健康生长。
为了保障河北地区海参的健康养殖,养殖户需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管理与防护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海参的存活率和产量。
上一篇:封冰期海参养殖问题及预防方法
下一篇:咸淡水养殖优良品种--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