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参养殖行业普遍出现海参化皮的现象。接到这一问题的反馈后,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开展实地排查,最终锁定了导致化皮的原因。
让我们先关注11月20日至12月10日这一段时间的气温走势。可以发现,在最寒冷的几天内,冰层迅速形成,而随后气温又急剧上升。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冰面上出现了明显的气泡圈。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春季来临之前,由于温度快速上升,导致气体饱和度过高从而形成气泡。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第一种可能导致化皮的因素是气泡病。冰层封闭后,气温升高,阳光照射在稳定的水体中,促进了藻类的光合作用,使气体含量迅速上升。由于冰面覆盖,气体无法顺利释放,最终导致气体代谢障碍,引发化皮现象。
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海参的应激反应。我们分析了相同圈内上下的溶解氧、温度、盐度与饱和度的变化值,发现圈内和圈边的指标差异较大,尤其是个别圈的盐度差接近10‰。此外,昼夜温差大,圈边水体反复结冰和融化,导致水质指标不稳定。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海参易受到应激反应,从而发生化皮现象。
为了有效处理和预防海参化皮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换水方式,以减小水质指标的波动幅度。
在无换水条件下,要监测冰下气体含量变化。如果气体含量过高,可以实施曝气措施,例如选择性破冰或打眼等。
如发现圈边的海参数量较多,可以在圈边破开1至2米的冰,将爬边的海参移至深水区。
在封冰期间,利洋水产药店全程为养殖户提供服务,确保持续关注冰下的情况。
作者:利洋水产皮口店 赖敏
上一篇:虾池养海参经济效益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