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圈化冰期管理要点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3:20
0

春日的阳光逐渐驱散冰雪,随着气温的回升,参圈的封冰状态开始缓解。然而,化冰期也是海参疾病容易爆发的时段,因此特别需要重视。本文将探讨化冰期海参常见问题及相关管理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参圈化冰期常见问题

应激反应

在化冰前后,参圈的水体盐度和温度会快速下降,这种急剧变化容易引发海参的应激反应,如肿嘴以及“化皮”等现象。

漂参现象

化冰时,厚冰层下表面聚集大量淡水形成水分层,这种缺氧的环境常常导致海参出现“漂参”现象。此外,随着地温回升,冰下水体的气体过饱和,海参体内可能因为气压降低而形成气栓,进而引发气泡病,导致“漂参”。

肿嘴问题

长时间的封冰会造成底部腐烂物质积累,海参摄食后容易导致肿嘴。同时,化冰期气体饱和度的迅速变化也会引起气泡病,进一步加剧肿嘴症状。

化皮现象

一些海参在封冰期间未能及时回礁,依靠近冰面而受到冻伤,导致“化皮”。在化冰之后,水体气体急剧变化还可能导致海参体表或体内形成气栓,从而诱发细菌感染和“化皮”问题。

化冰期管理要点

打冰眼

在冰层较厚的地方应选择远离礁的位置打冰眼,薄冰区域则在边缘打冰眼,以释放冰下气体,降低因气泡病导致的“漂参”、肿嘴和“化皮”风险。

及时排淡

化冰后应迅速排除水体表层的淡水,防止因水层分化引发的缺氧问题,降低“漂参”的发生。

换水管理

春季外海水质变化较大,因此应谨慎换水。建议采取多进少排的方式,确保每次排水量不超过总量的10%,以减少海参的应激,同时保持较高的水位(1.5米以上)。

海参圈化冰期管理要点

增强海参体质

由于封冰期长、摄食减少等因素导致海参体质变弱,因此可以使用“激活”等产品来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

处理底部腐殖质

利用温和的底质改良剂,如“底居安”和“底加氧”,可以有效分解底部沉积物,保持水质清洁,最佳效果需少量多次使用。

预防气泡病

应用“速解安”产品以打破水体表面张力,防止海参形成气栓,从而减少“漂参”的发生。

合理使用消毒剂

在化冰期,本就不稳定的水质下再使用消毒剂,将增加海参的应激。因此,可以考虑使用高效、穿透力强且刺激性较小的生态消毒剂如“永乐碘”,以应对肿嘴和“化皮”现象。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化冰期海参的疾病,保障海参的健康成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