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盘鲍育苗技术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3:15
0

本文将详细介绍熊鲍的亲鲍培育、育苗方法以及稚鲍的中间培育过程,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

亲鲍培育

在亲鲍育种过程中,首先需引进优质亲本,这些亲鲍应为无病无伤且体格健壮,选择壳长达到8厘米以上,年龄在24至36个月之间的个体,雌雄比例为10:1。每个笼子中放养4至6粒亲鲍,确保适当的流水量和充气量。每3至4天投喂一次新鲜的江蓠或海带,并冲池以保持水质。在操作时要尽量缩短离水时间,以利于亲鲍的性腺发育。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可以采用聚维酮碘或次氯酸钠进行防病治病。

育苗方法

附苗板藻类培育

使用聚乙烯薄膜制作附苗板,规格为80厘米×80厘米,厚度选择在0.3至0.4毫米。在3米×7米的培苗池中,摆放600张薄膜,经过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排换水一次,接入生长良好的底栖硅藻(如卵形藻、菱形藻和舟形藻等)。每天施肥,包括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和硅酸钠,适当保持流水。经过3至5天的培育,藻种即可形成一层淡淡的浅褐色藻膜,准备投放受精卵。

亲鲍挑选

经过强化培育的种鲍在性腺发育成熟后,挑选健壮且无畸形的亲鲍,其性腺应饱满并覆盖肝脏表面。雌性亲鲍呈现深绿色或粉黑色,雄性则为乳黄色。

催产方法

将雌雄亲鲍按10:1的比例分开,阴干处理3小时后流水冲洗1小时,然后用紫外线照射的海水进行二次刺激,每次1.5小时。待亲鲍准备产卵和排精后,换入新鲜海水。

人工授精

收集产出的卵子,并用60目筛网过滤去除杂质。将排出的精液按比例进行人工授精,观察每个卵子周围应有适量的精子。20分钟后洗卵,再将其按40万粒/立方米的密度放入准备好的培苗池中进行孵化。注意孵化过程中的充气量应适度。

附着后培育

担轮幼虫孵化后7天开始微量流水,以调节充气量与光线控制底栖硅藻的繁殖,每天定期换水并观察幼苗的附着和生长情况。若底栖硅藻不足以供给幼苗摄食,及时进行接种和施肥,以确保幼鲍生长至壳长超过0.5厘米后,再进行剥离下砖培育。

稚鲍中间培育

四脚砖的准备

四脚砖为25厘米×25厘米的光滑水泥砖,砖脚高度为3厘米,需提前5至7天进行流水处理以促进砖面底栖硅藻的生长。

稚鲍剥离

手工将附着在薄膜上的稚鲍剥离下池,确保密度控制在3500至4000粒/平方米。

日常管理

每日傍晚需投喂配合饵料,投饵量应根据鲍苗体重调整。注意观察稚鲍的生长情况及其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的种类和投喂量。此外,每两天需清池一次,以保持池水清洁。

病害防治

目前该品种发生病害的情况较少,但仍需定期进行消毒,每10至15天使用次氯酸钠或聚维酮碘进行预防。日常观察也非常重要,发现疾病症状时应及时对症处理,以提高鲍的成活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鲍鱼的培养与管理,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日本盘鲍育苗技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