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猕猴桃作为猕猴桃属的藤本果树,以其高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水果富含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40个国家积极发展这个产业。其中,新西兰、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是十大猕猴桃生产大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陕西、河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份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猕猴桃产业。
近年来,陕西和贵州的猕猴桃鲜果已成功打入广西的水果市场,且售价显著高于优质苹果。这一市场现象表明,广西具备发展自己的猕猴桃产业的潜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明确的政策指引外,还要依赖适宜的自然条件来建立生产基地,以确保产出高质量的猕猴桃,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猕猴桃喜欢在温和的气候中生长,年均气温在10℃到18℃的环境均可适应,但以13℃到17℃的年均气温以及4000℃到6000℃的活动积温为最佳。春季当日均气温高于10℃时,猕猴桃便开始抽梢。其开花的最低温度为12℃,而15℃到20℃则最为适宜。果实从开花到成熟需要130到150天,这一过程需要的活动积温是2800℃到3000℃。
猕猴桃不耐高温,尤其是当最高温度超过35℃时,会因强光照射而出现日灼果,降低果实的品质。此外,进入秋末冬初,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猕猴桃将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为了确保正常的休眠,日均气温需要低于7℃,且持续20到30天。如果休眠不足,次年的发芽将会不整齐,甚至可能出现花芽枯死或脱落的现象。
猕猴桃的叶片大而密集,蒸腾作用强烈,因而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高。适宜的年降水量应在800毫米以上,并且相对湿度要在70%到80%之间。同时,由于猕猴桃根系浅且骨干根较少,它们非常依赖土壤的湿润,干旱条件下容易导致枯梢落叶及落果的问题。幼苗期的猕猴桃对荫蔽的要求尤为明显,强光直射会导致生长不良;而结果株则需要一定的直射光,理想的日照率为40%到45%。一般来说,年日照时数应达到1100小时以上的山区能够满足猕猴桃的生长需求。
中华猕猴桃因其营养丰富和市场潜力巨大,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深入了解猕猴桃的生长需求以及市场趋势,确保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将有助于在未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桃树早春病虫害防治建议
下一篇:龙眼保鲜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