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贮藏猕猴桃时,选择合适的果实至关重要。理想的果实应该具备以下标准:硬度不低于每平方厘米10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6.5%、糖酸比在8到10:1之间,以及果形和大小均匀,果肉颜色良好。此外,有些果实不适合冷藏,这包括施用过多氮肥或施肥不当的果实;在采摘前大量灌水或降雨的果实;生长在过于荫蔽的环境中的果实;以及遭受病虫害、灼伤或叶片黄化的果实。对于在采收、分级、包装、换箱或运输过程中受机械损伤的果实和畸形果,也应予以剔除。为了提高贮藏效果,采收前10天可喷洒一次杀菌剂。
猕猴桃的采收应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采果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确保指甲修剪整齐,并在采果时佩戴干净的手套。在采摘过程中,务必轻拿轻放,避免日晒损伤果实。
在将挑选和分级后的猕猴桃装箱之前,应该将其轻轻放入内侧和底部均衬有干净报纸或草纸的贮果箱内,每箱重量应控制在12至13公斤之间。冷库在果实入库前需要进行熏蒸消毒,使用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熏蒸后需通风3至5天,并将库温降至5至7℃。果实装箱后应尽快入库,其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4小时。在冷库内,果箱堆放时应留出通风道,并使通风道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
在猕猴桃入库后的4至14天内,有必要进行换箱并添加保鲜剂。选择经过验证的高效保鲜剂。当果实含水量不高、着色良好、含糖量高时,可以提前更换箱体并添加保鲜剂。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应佩戴手套,将猕猴桃轻放入内衬有0.02至0.05毫米厚、高质量透明聚乙烯袋中。每袋装果约12.5公斤,同时剔除不合格果,最后用折叠方式扎住袋口,避免使用绳子。
在猕猴桃的入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波动。入库后需在48小时内将库温降至0至3℃。入库的第一个月,每天测量一次库温,之后每周至少测量两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冷风机应尽量确保库内温度分布均匀。猕猴桃在代谢中会产生乙烯和挥发性物质,可在夜间或清晨低温时进行通风,但需避免库内温度的剧烈波动。此外,应每隔半个月从库内不同部位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换箱,剔除不适合贮藏的果实。
在精细的管理条件下,猕猴桃的贮藏期可达4至6个月。出库至销售前,果实硬度不得低于每平方厘米4至6公斤,以保证最佳的销售质量。
上一篇:早红珠桃:一种优质桃品种解析
下一篇:适合于保护地种植的桃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