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树在生长期间,其根系的分布较为浅显,尤其是在1至3年的幼树阶段,根系分布一般在5至40厘米之间。然而,在冬季,该树的根系往往会受到土壤冻层的影响,冻层深度可达到40至60厘米。尤其在北京地区,气温回升较快,通常在3月中下旬,有时气温可高达20℃以上,而下方的地温回升较慢,甚至在4月上旬时20厘米以下的地层仍可能存在冻层。这种情况下,树的根部会保持在休眠状态,而地上部分的芽却开始萌动,导致养分与水分分布不平衡。
面对频繁的寒流侵袭,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幼树容易出现死亡或枝条抽干的现象。因此,根据北京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以确保1至3年大樱桃树安全过冬。
首先,需要增强树体本身的抗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存储。在每年的9月份,可以增施磷钾肥,每株施用量为2至3两,比例建议为P:K为1:2,其中以硫酸钾为最佳选择。
在冬季前夕,进行叶面追肥也很重要。建议喷洒磷酸二氢钾,建议每隔7至8天喷施2至3次,以促进树体的生长与抗寒能力。
大约在10月份进行摘心处理,去掉秋季新生的枝条生长点,这样可以提前迫使枝条停止生长,更好地适应冬季低温环境。
落叶后,在封冻前浇灌一次封冻水,确保土壤湿润,以达到“灌足”的效果,帮助树木渡过严寒。
对于幼树来说,必须进行必要的防护。通常在落叶后的11月份中下旬,建议先用报纸包裹树干,然后再用塑料条缠绕,形成两层保护。树根部需培土约30厘米,北面可以适当多培一些。此外,未缠绕的枝条需使用防冻剂进行保护,常用的防冻剂包括甲基纤维素、京防1号及蜡乳液等。涂抹防冻剂的次数一般为3至4次,要求在封冻前进行两次,在第二年的2月底到3月初再进行两次。重要的是确保每个枝条上的涂层均匀,春季寒流尚未来临前,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解除塑料条和报纸的包裹。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大樱桃树在冬季的生存率。特别是在气候多变的地区,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防护是确保树木健康过冬的重要保障。
下一篇:樱桃扣棚的步骤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