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樱桃大棚种植时,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种植指南,帮助您提高樱桃的种植效益。
适合大棚种植的樱桃品种一般有优良早熟和中早熟类型,例如:“芝罘红”、“红灯”、“红樱桃”、“雷尼尔”和“佐藤锦”。此外,短枝型品种和自花结实力强的品种,如“短枝先锋”和“短枝斯坦勒”也是不错的选择。推荐的株行距为2.0―2.5米×3.0―3.5米。
扣棚时间应根据大棚设施条件和鲜果上市的时间进行调整。通常在栽植后第三年,当植株形成一定的花芽量时,即可进行扣棚。建议采用南北向的拱圆塑料大棚,单棚面积大约为667平方米。扣棚的最佳时间是在樱桃树自然休眠结束后的1月下旬至2月上旬之间。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如下:
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夜间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80%。
白天温度应达到20℃―22℃,夜间5℃―7℃,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在此阶段,白天温度应为22℃―25℃,夜间10℃―12℃,空气相对湿度为60%。
果实着色到采收期,白天温度为22℃―25℃,夜间12℃―15℃,空气相对湿度为50%。
由于保护地栽培的特殊环境,花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花前10天,可以通过晴天放风,增加花器官的直射光照,以提高花芽发育质量。此外,人工授粉和使用蜂授粉也是有效的技术手段。盛花期可喷施GA3或稀土微肥以提升坐果率,并在花后10天及时摘心,以减少新梢与幼果的营养竞争。
疏花时应优先疏除弱花和晚花,确保发育枝的花蕾保留。疏果则可在果实生理落果后进行,建议每个花束状短果枝留下3―4个果,以保证果实的质量。
花后脱萼前,可以喷施氨基酸复合微肥以提高叶片质量,并且在果实着色期内及时摘掉遮光叶片,促进果实更好上色。在采前10―15天铺设反光膜也有助于增强光线反射,提高果实的着色程度。
由于大棚内光照条件较差,应采用适合的整形修剪方法,建议使用延迟开心形或纺锤形。在夏季完成全年修剪任务,扣棚前调整枝条的角度,控制新梢的旺长。
保护地栽培的樱桃一般受到的病虫害较少,但仍需关注花腐病和褐腐病等问题。在病虫害防治上,建议加强夏秋季的果园管理,消灭各类越冬害虫,以确保樱桃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您可以有效提高樱桃的大棚种植成功率,实现丰产的目标。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的樱桃种植之路提供帮助!
上一篇:1-3年大樱桃树的养护与管理策略
下一篇:樱桃新鲜保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