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能够显著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使用这些调节剂时,必须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有效。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首先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方法和时间进行施用。未经过国家批准和登记的产品不应使用。例如,用于控梢促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推荐浓度为乙烯利200至300毫克/升,而对于15%多效唑,可以在每平方米树冠土中施用6至8克。此外,进行叶面喷施时,建议浓度为800至1000毫克/升。同时,为了提高药效,推荐添加一些中性洗衣粉或表面活性剂。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获前一个月应停止使用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
修剪和疏花疏果对于提升作物的生长质量与产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开花率较高的情况下。
对于开花率达终级梢数80%以上的树木,建议保留70%的末级梢来形成花序,其他多余的花序应从基部剪除。对于较大的花序,可以考虑剪掉基部1/3至1/2的侧花枝。谢花后到果实发育期,需剪去不结果的花枝和那些妨碍果实生长的枝叶。此外,幼果期内抽出的春、夏梢也应被剪除,以提高果实的发育质量。
在谢花后的15至30天内,对于每条花序,应保留2至4个果,其余的畸形果、病虫果及过密果应果断疏除。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套袋后的空袋数量,确保果实的正常生长和成熟。
合理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科学的修剪、疏花疏果方法,将有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常温保存芒果的新鲜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