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县某养牛场有3头奶牛突然出现鼻腔出血,尽管采食和饮水正常,使用止血药后出血症状迅速缓解,但停药后又复发。经过调查和实验,诊断为肺热引起的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以下是诊治体会的总结:
此次发病的3头奶牛均为成年,体型消瘦,发病时采食和饮水正常,体温在38℃至39℃之间,肺部听诊清音,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次,心率为每分钟60至75次。多为单侧鼻孔出血,偶尔双侧出血,血液鲜红,无凝血块和脓性物质,无气泡和异味。
笔者到达时,牛已发病4天,期间曾给每头牛注射止血敏和青霉素,随后又注射维生素K、葡萄糖溶液、头孢曲松钠和双黄连。用药期间出血次数减少,但停药后症状复发,病牛可视黏膜略显苍白。经查询,这3头牛均无既往病史。
该养牛场位于北方,冬季多风沙,气候干燥。病牛鼻腔流血未形成气泡,口腔内未见血液流出,采食、饮水及其他体表特征正常。通过培养病牛鼻腔分泌物,未发现特异菌落,因此诊断为肺热引起的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第一天: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和头孢曲松钠,肌肉注射维生素K和牲血壮骨素,投服黄金肺热散。第二天:鼻腔流血次数明显减少,继续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相应药物。第三天:继续注射维生素C、头孢曲松钠和维生素K,投服黄金肺热散。停药后病牛未再出现鼻腔流血症状。
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气候条件及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密切相关。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小气候、减少应激、饲喂富含维生素的优质饲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同时,投喂清肺散也可进行预防。
呼吸系统疾病通常伴随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等症状,而本病仅有鼻腔流血,其他呼吸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中兽医有“肺开窍与鼻”之说,结合西药和中药治疗,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