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去角工作是养殖户常常忽视的环节,然而这对后续饲养至关重要。大多数犊牛在出生时并未去角,随着成长,牛角变得锐利,可能会攻击人畜,导致饲养员受伤及其他奶牛受伤,增加外伤性疾病的发生率,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犊牛时期进行去角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合适的去角方法也至关重要。
犊牛去角的最佳时间为7日龄至30日龄。在此期间,奶牛易于保定,流血少,痛苦小,且不易感染细菌。若过早去角,可能会造成应激反应,导致疾病和死亡;而过晚则会使角的生长点角化,药物去角变得困难。因此,选择合适的去角时间非常重要。
使用电烙铁去角时,选择枪式去角器,其顶端与犊牛角底部一致。通电加热后,一人保定后肢,两人保定头部,确保犊牛稳定。用水湿润角基部周围的毛发,将电烙铁放在犊牛角顶部15至20秒,直到周围组织变为古铜色。此方法适用于15日龄至35日龄的犊牛,安全性高,推荐作为首选。
在使用氢氧化钠去角时,首先剪去犊牛角周围3厘米的毛发,并用5%碘酊消毒,涂抹凡士林以防药品流入眼中。将氢氧化钠与淀粉按1.5:1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水调成糊状,涂抹在角上约2厘米厚。操作时需细心,确保角的生长点被破坏。一般涂抹后一周,结痂会自行脱落。此法需与其他犊牛隔离,防止舔舐伤口。
犊牛去角后应隔离数日,去角后24小时内需每小时观察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雨水或奶液淋湿牛体,特别是头部。在使用氢氧化钠时,术者需佩戴防护手套,确保涂抹完全,以防角细胞未被破坏,导致角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