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牛在育肥场经过3到4个月的集中育肥,能够快速增肉和增膘,从而为育肥场和饲养户带来利润。这种模式被称为“架子期――育肥期”两阶段模式。育肥期又分为前期和后期。
在育肥前期,肉牛主要表现为肌肉生长,脂肪积存较少。此阶段应利用牛只强大的消化能力,提供大量粗饲料和适量的高蛋白精饲料,并确保充足的饮水。此时,牛只增重迅速,外型变化明显,但若在此阶段屠宰,肉质和出肉率往往不理想,通常被称为“水膘”或“虚膘”。
育肥后期是提高牛肉品质和增加出肉率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小型肉牛饲养场来说,这一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
育肥牛达到以下状况即可适时出栏:皮肤皱褶少,体膘丰满,骨骼不明显;采食量下降,腹部缩小;臀部丰满,尾根两侧明显突起;前端突出且圆大;肷部皮紧,腰背部厚实。
提高日粮能量,育肥后期的精料配方应突出能量物质,适量添加动植物油脂,减少蛋白质用量,同时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饲草应能量高、易消化,饲草与精料的比例不高于4:6。体重500公斤的育肥牛日供给混合精料不低于6公斤,精料可占日粮干物质的85%。后期应集中管理,避免其他牛只过早肥胖。提供安静环境,减少惊吓,保持牛床和运动场的卫生。勤观察牛只的采食和粪便变化,及时处理异常问题,禁止使用不合规的药物和添加剂。
下一篇:母牛妊娠诊断的直肠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