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实质和间质的炎症,主要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以及化学和物理性损伤引起。该病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乳房炎是奶牛场中危害最大、药费投入最多且防治最难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隐性乳房炎,临床上无明显症状,需通过特殊检测方法才能发现。隐性乳房炎在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约为50%,而在我国则在40%到80%之间。这种疾病不仅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乳房炎导致奶中含有大量体细胞和抗生素,严重影响乳品质量和风味,降低鲜奶收购价,甚至导致奶的完全废弃。此外,乳房炎还会引起产奶量下降,影响奶牛的整体生产能力,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攻克乳房炎显得尤为重要。
乳房炎的致病菌种类复杂,涉及多种非特定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霉形体、真菌和病毒等。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有抗菌素疗法、中药疗法和疫苗免疫法。抗菌素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然而,抗菌素的使用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影响治疗效果和人类健康。
针对石河子垦区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特点,笔者尝试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该微生态制剂由山西亿安公司提供,每毫升含有5亿活菌。治疗方法为乳房直接灌注,每次20毫升,进行两次。
微生态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总有效率为81%,治愈率为73%。对于单一乳房发生的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0%。
建议在单一乳房发生临床型乳房炎后立即进行微生态制剂灌注,每次用量为20毫升,并在注后捏住乳头并按摩2至3分钟。对于多个乳房已发生临床型乳房炎的情况,使用该产品则无治疗效果。
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单一乳房临床型乳房炎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为90%。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奶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提高了奶的品质和价格,进而提升了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
下一篇: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