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放牧肥育肉牛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达30%,同时减少劳动力消耗。由于无需处理粪便污染和牛舍建筑,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降低整体饲养成本。
尽管草地放牧肥育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实施受到季节的限制。通常只能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肥育,冬季由于缺乏草地,肉牛无法获得足够的饲料。此外,牧草的质量难以控制,可能导致营养不平衡。夏季的高温也会影响肥育效果,牛只容易缺水,进而降低生长速度。
根据不同的草地条件,草地肥育肉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体系:
不补充精料的肥育方式。
在牧草基础上适量补充精料。
在肥育过程中全面补充精料。
在放牧期结束后,将肉牛转移到肥育场进行60~120天的精料肥育。
在实施草地肥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冬季架子牛的日增重不应超过0.4千克,以确保夏季在草地上放牧时能达到最大生长量。
春季不宜过早放牧,因为初春牧草含水量高,能量低。
在放牧季节结束后进行补饲效果最佳,初期不应立即补充精料。
整粒玉米的补饲效果优于粉碎的玉米。
补饲配方为每7千克能量饲料加1千克蛋白质类饲料。
上一篇:喂牛尿素时应避免的饲料类型
下一篇:喂牛尿素与饲草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