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养猪业取得了显著发展,稳居全球生猪生产的首位,占据世界总饲养量的近一半。在这段时间内,养猪者们已经掌握了优良品种、优质饲料以及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凭这些新技术并不能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猪价低迷的时期。本文将探讨养猪人面临的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强调进入“全真技术”时代的重要性。
外来良种虽然有优越的繁殖和生长性能,但在提高养殖效益方面也存在一些隐患。例如,良种猪的采食量下降,会影响其泌乳性能和产后体况恢复。此外,快速生长与骨骼发育不一致,容易导致肢蹄缺陷,而许多新技术的实施也未必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并未带来预期效果,反而对养猪者造成误导。例如,高铜技术看似能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却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增加了资源浪费。此外,低剂量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快速形成,给养殖带来极大挑战。
尽管养猪者已经拥有了好品种、好饲料和工厂化的生产模式,但仍然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技术配套。这种情况使得新技术难以发挥其最佳效益。
养猪者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优质的品种和饲料是不够的,养殖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真正有效的技术支持。完善的管理技术可以帮助养猪者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
许多面临高死亡率和疫病困扰的养猪场,通过实施全进全出的小单元管理,成功走出疫病的阴影。这表明,环境改善新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养猪者的重视。
养猪者开始重新审视工厂化生产环境中的技术措施,关注猪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更符合其生理需求的管理手段,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随着高利润时代的终结,养猪者必须掌握全面的养殖技术,才能在风险和压力中生存和发展。通过正确应用新技术,养猪者可以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
随着对养猪技术的科学管理认识的提升,过去大肆炒作的技术将逐渐被淘汰。人们对于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传统的添加剂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针对养猪业的环保与食品安全要求日益严格,未来的养猪技术和添加剂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人类安全,以满足严格的标准。
关注动物福利的养殖新技术将成为未来养猪业的重要方向,旨在创造更加符合猪只生物学特性的飼养环境,从而提高其整体健康和生产能力。
生理营养调控技术将迅速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猪只的生理需求,提高养殖效益。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
全真技术时代的到来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养猪者必须正视并适应这一变化。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是适者生存的关键。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养猪人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应用真正有效的技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猪普通病防治技术-母猪产后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