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瘫痪,常被称为奶瘫,主要发生在仔猪断奶前后。此状况通常见于代谢旺盛、泌乳能力良好及带仔数量较多的母猪。
母猪体内的钙与磷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当饲料中的钙、磷供应充足时,母猪的血液中钙、磷含量也会随之增加。多余的钙和磷会储存于骨骼中的海绵状骨小梁内。然而,当饲料中的钙、磷不足时,血液中的钙、磷含量会减少,直到降到一定程度时,母猪便需从骨骼中提取钙和磷。最初从海绵状骨提取,随后是软骨,最后是致密骨,从而导致奶瘫的发生。
奶瘫的早期症状为母猪出现跛行,随后可能卧地不起。在此情况下,如果还继续进行配种,可能会引发骨折等更严重的问题。
为预防奶瘫的发生,确保哺乳母猪摄入充足的钙和磷是至关重要的。每日为每头母猪提供25至50克的骨粉或石粉,并关注钙、磷的比例,适合的比例有2:1、1:2、1.5:1、1:1.5及1:1等。如果日粮中磷含量不足,可以适当增加麸皮。而一旦日粮中磷含量超过钙,则需要添加石粉而不是骨粉来补充钙。
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和营养补充,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症的发生率,保障母猪的健康与产仔能力。
下一篇:养猪业进入全真技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