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养猪的数量逐渐减少,其原因复杂多样,但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养猪的经济效益偏低,有些家庭甚至面临亏损。通过我在农村从事农技推广40多年的经验,以下是对养猪行业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养猪户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养猪需选择良种猪。优良品种通常是通过长白或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获得的仔猪,这些仔猪不仅生命力强,而且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
养猪时要注重配合饲料的喂养。对于25公斤以下的仔猪,建议使用正大551A乳猪料;而25公斤以上的猪则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需求,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以确保营养全面、减少浪费。
养猪应避免单一使用精料,因其营养可能不够全面并且成本较高。精细与青饲料结合的方式,能够提供充足的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降低成本并促进猪的快速生长。
传统的吊架子养猪方式周期长、出肉率低,因此需要采用直线育肥的新方法。在此过程中,应从断奶后的仔猪开始,提高其营养水平,以缩短养殖周期并提高出栏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推行每天两次的稠料喂养法,具体是早上8点首次喂养,下午5点第二次,午间加喂一次青料。这种方式不仅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还能有效节约精料成本。
在养殖空间的利用上,建议一般每0.8平方米可养一头猪。此法不仅能充分利用猪舍,还能利用猪只的抢食行为,促进增重,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一般农户来说,选择优良的杂交仔猪进行养殖是可行的。而大规模养殖则需选好优良的公母猪,培育杂交一代仔猪,这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还有助于防疫和减少成本。
猪舍的建设应注重冬暖夏凉。在春季,可以在猪舍周围种植爬藤植物,以提供阴凉;冬季则需要设置塑料暖棚,确保猪只在最佳温度下生长,以促进其健康发育。
养猪户要定期清洁猪舍,及时驱虫和进行免疫注射。只有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率。
当猪只生长到90公斤后,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在达到100公斤左右时进行出栏和屠宰,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养猪户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为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猪场急性败血性疾病诊断方法探讨
下一篇:仔猪存活与成长的关键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