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中,急性败血性疫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疫病,主要包括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以及猪链球菌病等。其中,猪瘟和猪丹毒的发病更为普遍,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少挑战。如何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成为了养殖户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进行诊断时,首先需要观察猪群的发病情况。若发现猪瘟,常表现为传播迅速、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且大小猪皆受影响。剖检时,脾脏不肿大,边缘可见紫黑色梗死灶,肾脏则不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伴随贫血苍白,并且淋巴结水肿,切面呈现典型的大理石外观。若在大肠黏膜上发现扣状肿胀,表明猪瘟的可能性较大。
败血型猪丹毒与猪瘟易被混淆,但两者的传染速度和发病率存在差异。猪丹毒的传播较慢,发病率较低,病程较短。剖检时可见脾肿大,肾呈现“红肾”状态,淋巴结切面均一致且呈砖红色,而大肠黏膜则无明显变化,这些特征有助于与猪瘟进行区分。
急性副伤寒主要影响1到4月龄的仔猪,通常局限于单个猪场且发病率不高。剖检时脾脏肿大,大肠增厚且黏膜明显发炎,表面粗糙,并且出现边缘不齐的坏死灶,这些都与猪瘟存在明显不同。
急性猪肺疫通常零星发生,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急性肿胀以及严重的肺炎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和鼻部分泌物泡沫等。相较于猪瘟,这些症状是猪肺疫的独特标志。
败血性链球菌病多出现运动障碍、关节炎等症状,并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出血情况,以及严重的喉、气管充血,伴随大量泡沫和脾脏肿胀,通常与猪瘟的症状差异显著。
如果病猪出现腹泻现象,应考虑猪瘟或仔猪副伤寒。这两种疫病均伴随明显腹泻,但猪瘟通常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猪,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泛,脾脏未肿大;而副伤寒则主要影响年轻仔猪,且脾脏肿大明显。
综上所述,准确快速地识别和诊断猪场中的急性败血性疫病,对于降低损失至关重要。通过观察症状、剖检和对比不同病种的特征,养殖户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这些疫病,保障猪群的健康与养殖效益。
上一篇: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与预防经验总结
下一篇:提升经济效益的十个养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