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暗、遮光的室内或保护地内,可以用砖块构建宽100至120厘米、深20厘米的栽培槽。槽底铺设塑料薄膜,并在其上打孔以便排出多余水分。基质可以选择蛭石、珍珠岩或河沙等材料。
选择饱满、色泽明亮、有白脐的新种子,发芽率应在95%以上。剔除不合格的种子,如不饱满、破损或虫蛀的豆粒及其他杂质。使用清水进行淘洗,以去除瘪粒和污物,使种子更加干净。
将选好的种子浸泡在大约20℃的清水中,浸泡时间为16至24小时,并需更换水4次。浸泡结束后,洗去种子表面的黏液和污物,使用湿布包好种子进行催芽。当种子开始露白时,即可进入培育过程。
基质的厚度应为10厘米,并浇透底水。将催芽成功的种子均匀播撒在基质上,每平方米播种约2公斤,随后再覆盖0.5厘米厚的基质。使用细眼喷壶对其轻轻喷水,接着用塑料薄膜覆盖。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当红豆芽顶出基质时,即可揭去薄膜。
维持温度在16℃至30℃之间,每天浇水2至3次。浇水应均匀且彻底,避免积水,保持场所内空气的新鲜度,有助于红豆芽的健康生长。
当红豆芽苗长到15厘米高,且真叶尚未完全展开,组织柔嫩且未纤维化时,可在茎基部剪切收获。
上一篇:春季来临,猪病防控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