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种植中的发酵料栽培技术在平菇生产中,绿霉菌的污染一直令菇农们困扰,尤其在生料直播的情况下更为严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许多菇农尝试发酵料栽培,但由于操作不当,常常导致细菌污染或鬼伞菌的泛滥。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正确的操作方法,而将发酵料误解为简单的“闷料”。 成功案例的启示经验分享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在种菇方面经验丰富的农户。例如,寿光市南马范村的赵新光,他常年使用发酵料来栽培平菇。在他的大棚内,菌袋中的菌丝雪白而浓密,平菇的外形整齐美观,显示出良好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青州市的葛树玉也是发酵料栽培的支持者,他的种植过程中,鲜见污染发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发酵料栽培的方法有独到见解。这些成功的实践证明了发酵料栽培不仅有效,而且产量稳定。 发酵料栽培的具体步骤建堆在栽培过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可以是新鲜或稍微霉变的。在准备稻草等秸秆时,应将其切成不超过10厘米的小段,玉米芯可以粉碎成黄豆至花生米大小。在发酵之前,需对干燥的原料进行预湿,加入麸皮、玉米粉和石灰粉等辅料,然后将它们与主料充分混合。生产所需的干料不少于500公斤,以确保良好的发酵效果,500-1000公斤的干料可堆成圆形,超过1000公斤则应采取长形堆。 翻堆在发酵过程中,当料表层20厘米以下的温度达到60℃以上时,需维持24-36小时后进行翻堆。翻堆时,将表层5厘米厚和底部未变色的料翻到堆上,其余部分则翻到堆底。第二次翻堆同样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必要时补水,直至料堆再次达到60℃以上。 成熟阶段后的处理当发酵基本成熟,散发出特殊的香味时,需进行最终的翻堆,将料上下拌匀。此时通常不需再加水,检查湿度,确保发酵料处于适当的湿度后,重新堆积,静置约12小时待料温降低到30℃以下,再进行装袋。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袋子规格,以确保栽培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