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生长周期较长,通常从秋季开始出菇,持续到次年春末,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一般在8到9月份进行接种,11到12月份会见到香菇的出菇现象。在12月份之前生长的香菇被称为秋菇。下面将详细介绍秋季香菇菌袋栽培的管理技术。
接种后的香菇在生理上需要约60天的时间才能成熟,因此接种后应及时将菌袋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的排列方式应呈“井”字形,最佳高度为8到9层。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则应低于70%。在接种后的前1到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此时的室温可保持在28到30℃。
在这一阶段,菌袋不可翻动,并要保持通风关闭,遮挡门窗以形成暗光环境。进入第7到10天时,菌丝开始吸收营养,此时应将室温下降至26到28℃,并每天进行2到3次通风。在第7天时进行首次翻堆,需将堆积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以确保每个菌袋得到相同的管理条件,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以防封口处受损与杂菌感染。
在第11到15天,菌丝开始旺盛生长,扩展至4到6厘米,此时室温需保持在24℃并增加通风量,进行第二次翻堆。从第16到21天,菌丝进一步生长,扩展至7到10厘米。此时室温应保持在22到24℃,可以拔掉菌种棍或揭开胶布形成空隙,以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的生长。21天后,通过竹竿在每个菌袋周围扎孔以增加氧气,袋内温度需控制在20到24℃,不可超过26℃。在50天后,可去除门窗的遮阴物,以促使菌丝健康生长。
转色期的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其早晚及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的出菇时间和产量。当菌丝生理成熟后,菌丝由白色转变为红棕色,并出现黄水珠,随后形成香菇的原基。因此,在转色期间需要加强室内散光和通风,薄膜应时开时盖,以调整干湿度和温度,形成干湿交替的环境,促进菌丝转色。
转色的目标是让气生菌丝倒伏并分泌色素,最终形成一层红棕色且有光泽的菌膜,这标志着转色成功。
上一篇:二元杂瘦肉型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下一篇:香菇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