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损污染主要包括容器破损和鼓气破损。容器破损可能是由于分装、灭菌和接种过程中,运输和培养时未轻拿轻放造成的机械破损。而鼓气破损则是由于灭菌时急骤升温、升压或急骤降温,排气速度过快导致袋子鼓气破损。
棉塞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试管口沾有培养基或瓶(袋)口不干净,导致培养基与棉塞接触。其次,棉塞受潮,可能是由于灭菌时叠放不当、加水过多或灭菌灶砌制不合理,导致棉塞吸潮而污染。
接种污染的原因包括环境不洁净和消毒不严格。接种室如果太大且不密封,环境不清洁,消毒不严,都会导致污染。此外,接种箱不密闭、消毒不彻底,或接种工具及操作人员双手未消毒,也会增加污染风险。
母种带菌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检查不勤和工作不严。母种、原种在培养过程中未定期检查,杂菌被菌丝覆盖而未被发现,或者在转管或扩制母种时随意使用未仔细检查的菌种,都会导致污染。
拌料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拌料时培养料未充分拌匀,棉籽壳未充分预湿,可能造成灭菌死角。其次,使用霉变或不新鲜的原料,可能导致原料本身带有大量杂菌。
灭菌污染的原因包括灭菌不彻底和叠放过紧。常压灭菌时间不足或湿度不够,高压灭菌未排除冷空气,都会导致灭菌效果不佳。此外,装锅时叠放过紧会影响蒸汽穿透,造成死角。
培养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环境潮湿、棉塞过松、场地龌龊和虫鼠危害。培养室相对湿度过高,棉塞做得过松,空气中杂菌密度大,场地未经常消毒,都会导致污染。此外,老鼠啃咬棉塞或菌袋,或培养基内滋生虫害,也会带来污染风险。
上一篇:短段木栽培灵芝的技巧与方法
下一篇:灵芝病害研究:曲霉的影响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