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Aspergillu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的种类繁多,其中以黄曲霉(A.flavus)和黑曲霉(A.niger)为害最为普遍。
曲霉的菌丝无色,具隔和分枝,通常比毛霉短而粗。分生孢子梗生长在特化的厚壁膨大的足细胞上,顶端膨大形成顶囊,表面产生辐射状的小便。分生孢子着生于小梗顶端,最终形成不分枝的链。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链共同构成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在小梗顶端串生,颜色和形状各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在PDA培养基上,黄曲霉菌落初为黄色,后渐变为黄绿色,最终呈褐绿色,分生孢子为球形,呈黄绿色。黑曲霉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黑色,分生孢子为球形,呈碳黑色。
曲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及腐败有机物中,分生孢子主要依靠气流传播。
曲霉主要利用淀粉,并具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在湿度大、通气不良的环境中,竹制培养床架极易滋生曲霉。适宜曲霉生长的酸碱度接近中性,黑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而黄曲霉为25-30℃,在堆料内可在45℃存活30分钟。
基质被黄曲霉污染后,菌落呈现黄至黄绿色,而黑曲霉则呈黑色,生长迅速,吸取养料和水分。黄曲霉分泌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黑曲霉和烟曲霉产生的高浓度孢子侵入肺内,易导致曲霉病,亦称“蘑菇工人肺病”。
应加强培养室、栽培场等的卫生工作,杜绝污染源。
培养基需严格灭菌,木屑、秸秆等材料需暴晒后堆制或灭菌。
在拌料时可添加1×10-6的施保功或5×10-6的多菌灵,以抑制黄曲霉和黑霉的生长。
上一篇:灵芝制种污染的成因探讨
下一篇:灵芝病害:孢霉的影响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