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从播种到生理成熟需要跨越三年,经历两个冬季,全生育期超过500天。种子萌发后,胚根迅速伸长并向下弯曲,进入土壤,首先形成主胚根。当主胚根达到3至4厘米时,开始形成一级侧根,随后在一级侧根上出现二级侧根。主根继续增粗和伸长,逐渐肉质化,形成一个长20至30厘米、直径0.3至0.5厘米的肉质直根系。
次年4月上旬移栽后,大量营养物质用于叶片的发育,根系的增长较慢。由于主根在起苗和移栽过程中根尖受损,发育受到抑制,促进了侧根的大量发育。到7月份封行后,主根直径开始增粗,产生新的侧根,第一级侧根开始肉质化。8月上、中旬,温度降低,叶片伸展达到最大值,此时叶片的同化产物主要输送到根部,主根和侧根的直径迅速增粗并肉质化。气温转冷后生长缓慢,但根内物质积累速度加快。到10月上、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根系生长达到最大值,全长可达30至50厘米,直径为3至5厘米,此时为当归的收药期。
若未及时采收,留在田间越冬的当归在第三年(部分当归第二年即进入抽薹开花阶段)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由于抽薹和开花结实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根部变得坚硬而瘦小,逐渐木质化变空心,失去药用价值。
茎是连接地下根和地上部枝、叶、花、果的器官,在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归的茎分为营养茎和花茎。营养茎仅存在于营养生长期间(抽薹前),茎体极度短缩,外观上处于无茎状态,仅有数片叶子从基部生出,呈莲座状。
第三年3月中、下旬,当归开始返青,随后生长点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状态,形成生殖生长点。5月中、下旬,地上茎开始抽出,并迅速伸出地面,形成一个直立多节的茎杆,最高可达1.5米,同时在主茎和分枝顶端形成大型复伞形花序。
叶是当归的重要营养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当归叶分为基生叶和茎生叶,呈2至3回奇数羽状复叶,由叶片、叶柄、叶鞘三部分组成。叶片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绿叶能将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
一般情况下,单株叶面积越大,单根重越高。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系数越大,亩产越高。因此,改善栽培管理措施,增加叶面积系数,是获得当归高产的重要措施,但同时要防止植株旺长。
叶片的构造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在叶的最外层,其上有茸毛和气孔,气孔的开闭控制着气体交换和水分的蒸腾。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内含许多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叶脉与叶柄、茎和根的维管系统相通,共同构成水分和养料输送的完整系统。
在第一年的营养生长期间,生长点产生叶原基,形成5至7片基生叶,丛生于营养茎顶端。第二年返青后,随着气温升高,生长逐渐加快,生出茎生新叶,平均气温高于14℃时生长最快。6至7月份,地上部分进入生长旺盛期,形成多数大型复叶,叶面积系数达到3至4,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留种的植株,第二年不采挖,留在田间越冬,第三年3月中、下旬开始返青,重新发出新叶,随后转入生殖生长,生长点分化出茎节并伸长,形成花茎,此时基生叶停止分化,在花茎的节部产生茎生叶,互生,叶片较小,叶柄较短,基部膨大呈鞘状,抱茎。
上一篇:北细辛的药用价值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当归锈病的影响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