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象甲的成虫体形呈卵圆形,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其体长为2.5至3毫米,宽度在1.5到1.8毫米之间。触角宽且短,呈锯齿状,长度不及鞘翅的基部。前胸背板上布满刻点和密集的淡棕色毛,后缘与鞘翅的宽度相同。鞘翅同样布满刻点,且被浓密的淡棕色毛覆盖。臀板较长,端部略为尖细,腹面则覆盖有浓密的淡褐色毛。后腿的节内缘近端部有一个不明显的小突起,后胫节内缘端部有一个明显的长齿,而后跗节的第一节则是最长的部分。
甘草象甲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甘草,尤其是其种子。对未经处理的新种子而言,经过一个冬季后虫蛀率可达35%,而贮藏达到两年的种子,其虫蛀率可超过70%。因此,甘草种子的安全贮藏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甘草象甲每年发生1代,幼虫主要在贮藏的甘草种子及田间的甘草秧荚果内越冬。第二年的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并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之间可在田间频繁见到。虫口密度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成虫会在生长的荚果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则在种荚内发育,随种子一起进入仓库或留在田间荚果内越冬。成虫可取食甘草的叶片,而幼虫则主要为害贮藏的甘草种子。
为有效防治甘草象甲,应在秋季彻底割除种植园及周边的野生甘草秧。结荚期时,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和20%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甘草种荚在收获脱粒后必须进行妥善的仓储处理,可以使用磷化铝进行熏杀,尤其在大批量存储时,应选择密封和抽氧充氮的养护方式。此外,贮藏期间要定期进行检查,当发现虫情时,应再次使用磷化铝进行熏蒸处理。
在防治甘草象甲时,常用药剂包括敌百虫和20%溴氰菊酯乳油。这些药剂有效性较强,能帮助降低虫害的发生。
上一篇:天麻的采收季节及加工
下一篇:什么是地面床栽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