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作为一种适应性广泛的草种,其播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在栽培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要点。下面将介绍甘草播种的主要步骤及管理措施。
在选择播种地点时,应注意甘草适应性强,能在温度4℃至12℃、日照2600小时以上的半干旱地区生长。尽管甘草能在瘠薄的土地上生长,但不适合在涝洼、地下水位高或土壤黏重及偏酸性区域种植。最好选择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5%的沙质土壤,以确保高发芽率和生长质量。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且盐碱度低的土壤进行种植。以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永丰乡为例,该地块经过小麦种植后撂荒,适合甘草生长。整地过程中,耕作深度应达到40至50厘米,整平后做高埂,确保排水良好。
甘草的选种过程需关注其有效成分,推荐选择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含量高的乌拉尔甘草品种。同时,由于甘草种子的种皮较硬,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仅为30%至40%。因此,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预处理。
种子需在60℃的水中浸泡,并用湿布覆盖4至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晾晒后进行播种,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甘草可在春、夏、秋季播种,但建议在乌鲁木齐地区选择春季播种,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播种深度应为2至3厘米,行距30厘米,播种量为每公顷12千克。播种后需镇压并灌溉一次,确保均匀出苗。
在气温达到20℃时,5至7天便可出苗。出苗率达到50%时,应揭去覆盖物,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达到15至20厘米,根系生长可达35至4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
在幼苗长出1至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保持苗距约5厘米,待苗长出3至4片真叶后再定苗,株距应调整为10至15厘米。
甘草为深根抗旱植物,但在幼苗期应保持适当的水分,避免干旱。在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苗高20厘米时施尿素15千克,以促进生长。
甘草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预防主要病害,如白粉病、灰斑病和锈病。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风条件,发病初期可用粉锈宁或石硫合剂进行喷雾防治。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甘草的产量和质量,为种植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人工直播甘草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药用植物甘草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