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其学名为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美草或密草,属于豆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药用部分为根及根状茎,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和调和诸药的独特功效。这种药材主要出产于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河北等省份。
甘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害的影响,主要症状为叶片受损。病叶上会出现直径1至3毫米的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中心呈灰褐色,边缘则为褐色。病斑的两面均可见灰黑色霉状物,该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导致甘草病害的主要病原为Cercospora astragali Woroni chin Fisch,亦称黄芪尾孢,此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其子实体多在叶面形成,并由少数褐色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通常为6至12根,浅褐色且不分枝,具膝状节。孢子虽小,但其特征明显,是识别病害的重要依据。该菌不仅危害甘草,也会影响黄芪和紫云荚。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随着春季的到来,如气候条件适宜,它们会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而后,病部又会继续生成孢子进行再侵染。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地,尤其是在7月至8月之间,因秋雨多、露水重,往往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为了有效防治甘草病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在秋季清园,及时处理病残体,以减少初次侵染源;第二,在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上一篇:天麻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人工直播甘草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