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田间管理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与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田间管理措施。
苗出齐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确保田间无杂草。对于垄种的作物,可以进行三铲三趟的操作,而畦种的作物则需手动拔除畦面的杂草。为了进一步提高除草效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播种后至苗出之前,使用豆黄隆和乙草胺进行封闭性除草。这将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在苗高达到3至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苗株距应保持在6至7厘米。若苗高增长至5至10厘米,则定苗时的株距应调整为10至15厘米。对于畦种育苗的情况,株距可以适当缩小至3至5厘米,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空间。
在中耕除草的过程中,每亩可施用1500至2000公斤的厩肥,同时配合15公斤的过磷酸钙混合施入。应将肥料施入垄沟或垄上,以促进作物的营养吸收。此外,还可考虑喷洒叶面肥,以进一步提升产量。
尽管甘草为深根性抗旱植物,但在幼苗阶段,由于根系较浅,其抗旱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苗期遇到干旱情况时,务必及时进行灌溉,以确保水分供应充足。而在成株期,通常很少需要灌水。在7至8月份的雨季,应特别注意田间的排水,避免积水引起的烂根现象。
甘草一般在生长的第3至4年开始开花。对于不打算种子的地块,在花蕾期应及时摘除花蕾,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养分的耗损,从而增加根系的产量,提高作物质量。
通过以上的田间管理措施,农户可以大幅度提升作物的生长质量与产量,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什么叫单层箱栽天麻法
下一篇:甘草瓜子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