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学名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称作甜草,因其广泛的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其株高通常在50到120厘米之间,根部坚实,呈圆柱状,颜色为红棕色且横生。直立茎部生有羽状复叶,互生的小叶数量从5至17枚不等,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花为淡紫红色的蝶形。甘草的荚果弯曲,呈镰刀状,并外覆盖有刺毛,种子为棕绿色,呈圆形,千粒重约为11.93克。甘草的花期为每年的7至8月,果期则在8至10月间。
甘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三北”地区,对土壤的要求相对宽松。它偏好生长在弱碱沙土、草原和河岸等地方,以及一些荒漠地区。当甘草被引种到粮食产区的黑土地上时,往往展现出强劲的生长势头和高产的优质表现。
甘草的育苗通常在苗圃中进行,为期一年。育苗后,通常在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进行大田的移栽。以下是育苗的一些关键步骤:
作为深根性植物,甘草需要在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通常需要深翻土壤40厘米,并在每亩地施用二铵20公斤作为底肥,然后将土地打成宽65厘米的垄,最后进行镇压,准备播种。
甘草可以选择在春、夏和秋季进行播种。具体时机为春季的清明至谷雨,夏季的立夏到小满,秋季则应在土壤封冻前播种,次年春季出苗。
在垄面上开20厘米宽的沟,压平后将经过药剂处理的种子均匀撒在垄面上,覆土约2厘米并镇压。每亩的播种量建议为5到8公斤,若土壤湿度良好,约十天内可出全苗。
甘草幼苗出土后,需要定期检查以避免出现少量死亡苗。如果发现问题,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药剂与尿素的混合溶液进行喷洒,确保幼苗存活。同时,要注意在甘草长出4到6片真叶时进行追施尿素,以促进生长。
在田间管理中,需定期清除杂草,必要时进行除草处理。此外,甘草在15片真叶时期需防治青虫和蚜虫,使用适当的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甘草的移栽时间通常在当年秋季,优于翌年春季。移栽时,应确保根的上部留出5厘米的茬,并在土沟中斜放或平放甘草根,每亩栽种1.8万至2万株。确保土壤的管理方式与育苗时一致,以提高产量。
甘草经过移栽后,通常在第二年的秋季就可以收获。一般每亩产干货在800至1000公斤,收获时需用犁杖将其挖出,去掉泥土后按不同等级分类,晒干后即可进行售卖。也可以选择在次年发芽前进行采收,以确保甘草的品质。
上一篇:甘草的人工栽培的技术
下一篇:甘草栽培及草地补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