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一种广泛用于中医的药用植物,其繁殖方法多样,主要包括种子、根茎和分株繁殖。本文将详细介绍其繁殖和栽培管理方法,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掌握甘草的种植技巧。
在选择甘草种植地时,应以砂质土壤和疏松的红壤土为宜。建议在667平方米的土地上施用2500kg的厩肥。整地时,需在秋季进行深翻,翻深40到50厘米,耙细后整平,最后制作高垄,垄宽保持在40到50厘米,沟宽30到35厘米。
甘草种子的外皮较厚,出苗率较低。播种前,可以用碎玻璃和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这样可以提高发芽率至约85%。此外,还可以将种子与三倍量的湿沙搅拌均匀,贮存一两个月,促进萌发。另外,浸泡种子也是一种有效方法:用60℃的温水浸种4到6小时,然后用湿布覆盖,并每天用清水淋两次,待种子开裂后再进行播种。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准备好的高垄上开深1.5到2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一般在播种后半个月可出苗。相比于平畦,种垄的方式更有利于排水、通风及透光,使根系更深扎。若在冬前播种,可省去催芽步骤,每667平方米的播种量约为2.5kg。
根茎繁殖应在春秋季节进行,选取粗根采挖后入药。将较细的根茎截成15厘米的小段,每段需带有根芽和须根。在垄上开约10厘米的沟,将根茎按株距15厘米平放在沟内,覆土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667平方米的用种量为75到100kg。
甘草母株周围通常会萌发许多新株,可于春秋季节将其挖出并移栽。
对于种子繁殖的甘草,苗出齐后需进行间苗,间苗时可在苗高5到6厘米时,按株距10到15厘米定苗。在生长期内,适时松土除草,干旱时适当浇水。每年秋季,在667平方米的地块上施用2000到2500kg的堆肥,并加施一些磷肥,施肥后记得覆土并浇水,确保甘草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促进其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