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药用部分为根和根状茎。甘草素有“中药之王”的美誉,广泛用于各类中药处方,具备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止渴祛痰等多种功效。由于其广泛应用,甘草常常被称为“十方九草”。此外,甘草的地上部分还富含粗蛋白和粗脂肪,低粗纤维,茎和叶中含有多种动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饲喂效果媲美于紫花苜蓿,是优秀的豆科牧草。
近年来,甘草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其药材用量巨大且用途广泛;二是长期的掠夺性采挖导致野生甘草面临灭绝危机;三是甘草的生长周期较长,通常需要2至3年才能收成,许多种植者因担忧价格波动而不敢种植。根据国家海关统计资料,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甘草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原材料的出口逐渐向半成品转化,需求上升导致价格持续走高。
甘草常见于荒漠和半荒漠的草原,抗碱性极强,主要分布在大陆气候地区。其根部木质化后,表现出极好的耐旱、耐涝和耐寒能力,同时喜欢阳光,适合在凉爽干燥的气候里生长。对于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均可种植,尤其适合新开垦的荒山和丘陵地。
甘草的繁殖可通过科学处理过的种子进行,采用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的方式均可。
春季播种时间为3到4月,夏季为5到7月,秋季应在白露前进行。无论何时育苗,都可以在春节前后移栽大田,每亩需用苗约12000株。移栽时,需将土地整平,按照行距40厘米、株距15至18厘米的标准,深度为8厘米,平栽于沟内并覆土。
在施肥方面,每亩可施用尿素20公斤,钾肥20至40公斤,过磷酸钙50至100公斤或复合肥50至100公斤。同时,需施用低残留的农药以防地下虫害,深翻土地30至40厘米,并进行细耙整平,直播时做60厘米宽的高畦,而育苗则需做120厘米宽的高畦。
甘草以根入药,通常在每年的10至12月或春季萌芽前进行采收。大规模种植时可使用拖拉机进行犁耕,随后人工拣出。采收后需割去茎枝,挖出根部,去净泥土,剁去芦头、枝叉与须根,并晒至半干状态,打成小捆后再晒全干,以便销售。优质的甘草以皮红、粉足和味甜为佳。
上一篇:如何防治地下害虫对甘草为害
下一篇:甘草的采收加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