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繁殖主要有三种方式:种子繁植、扦插和分株繁殖。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种子繁植时,首先需要将干果用水泡软,洗出种子并晾干。播种期在西北和北方地区通常为5月上中旬,而山东则分为春播(3月下旬)和夏播(7月)。在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一昼夜,可以促进出苗快而整齐。播种时,开浅沟条播,沟深1~1.65厘米,沟距33厘米,种子与砂混匀后撒入沟内,覆土0.67~1厘米,轻踏后浇水。每亩播种量约为0.4~0.75千克。7月以前要灌水,以加速幼苗生长,而8月份以后则应减少灌水,以促进幼苗木质化。
扦插繁殖一般在春季树液流动后进行,选用一年生的徒长枝,截成13.2厘米长的短枝。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削成楔形,按行株距33厘米×16.5厘米斜插于苗床内,保持土壤湿润,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分株繁殖是直接挖取枸杞根部萌发的小植株进行移栽。此法省工,但品种的好坏不易辨别。为了避免这一缺点,可以截取长在母株根茎下部或距母株10~23.1厘米范围内的水平根上的分蘖苗进行移栽。最佳定植时间为春季解冻后或在7~8月雨季进行。
每年进行2次翻园晒土,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墒,促进根系发育。第一次在初春土壤解冻后,浅挖13.2~16.5厘米;第二次在灌冻水前或8月份,深翻23.1~26.4厘米。生长期要注意中耕除草,深度约为6.7~10厘米。
枸杞对水肥非常敏感,通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施一次腐熟的猪羊粪、大粪等肥料。施肥后需盖土并浇水。开春后必须灌头水,若干旱则每10~15天灌水一次,采果期间每采1~2次果后需灌水一次,地冻前也需灌冻水。
枸杞的萌蘖和发枝力很强,合理的整形修剪能够培养出均衡稳固、结果面积大、便于管理的树形。
下一篇:枸杞食品的深度加工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