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一种属于茄科的植物,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各地,既有野生也有人工栽培。历史上,枸杞被《神农本草》列为上品,李时珍也曾指出它是由两种树木合成其名。枸杞的嫩叶可用作蔬菜,果实则味道甘甜,皆可食用。其根被称为地骨皮,果实则称为枸杞子,均可入药。
菜用枸杞是一种落叶灌木,通常生长到1米高。其枝条纤细,弯曲或下垂。幼枝表面呈灰色,通常带有短刺。叶片呈互生状态,形状有卵形、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光滑。其花朵呈淡紫色,常在每片叶腋中成簇生长,伴有钟状萼片。浆果为红色,果实成熟期在8-11月,开花期在6-9月。
菜用枸杞对环境适应性强,能够耐受寒冷与干旱,但不耐水涝。人工栽培时,适合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
理想的土壤应靠近水源,盐分含量低于0.2%。在秋季进行深耕,深度20-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2000-2500千克的厩肥,肥料充足时可增加到4000-5000千克,均匀施入后需浇水以提高土壤湿度。
春夏秋皆可播种,北方地区通常在三月下旬播种。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可将种子用40℃温水浸泡一昼夜。播种时应开浅沟条播,沟深3-5厘米,沟距30厘米,播种后覆土并轻踏,上面需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春季解冻后,准备踩过的土壤,将其作成30厘米宽的高垄,株距为10-15厘米进行定植。定植后需浇水以湿透垄沟,并保持土壤的松散,促进生根。
播种或定植后,应定期中耕除草。在苗期,每月追施1-2次肥料,保持适度浇水,促进幼苗生长,50-60天后可开始采收嫩稍,并保存2-3条嫩枝以备继续生长。
瘿螨主要影响枸杞的叶片与嫩梢,造成生长受阻。防治方法包括在越冬前后喷药,以降低虫害密度。
这种虫害将影响嫩叶和嫩梢,导致不规则的缺口。防治建议在春季进行环境破坏性管理,结合灌溉和松土消灭越冬虫口。
蚜虫通过刺吸汁液影响嫩梢,严重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对于初期虫害,及时喷药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枸杞的种植方式与管理要点,掌握防治虫害的有效策略,从而获得丰收的枸杞,享受它带来的美味与营养。
上一篇:枸杞叶制饮料
下一篇:枸杞可乐饮料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