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毛豆保护地栽培上市早,价格高,效益显著,深受种植户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保护地栽培主要有两种栽培方式,即大棚+小拱棚+地膜和小拱棚+地膜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保护地栽培具有以下优点:
保护地内气温和土温回升早,播种期和采收期提早,一般播种期提早15~20天,采收期提早10~15天,产值也高。
晴天白天棚内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有利于早春毛豆的养分积累。
生长期有薄膜覆盖,起到避雨作用,减轻病害发生,提高豆荚商品性。
早春毛豆保护地栽培技术与露地栽培技术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应选择耐寒性强、株型紧凑、生育期短的毛豆品种为主,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292、青酥2号和青酥1号等早熟品种。
以采用育苗移栽为好,一般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的,可在1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则于2月上中旬播种。
整地作畦要采用小高畦,即畦面宽100~110厘米,沟深20~25厘米,沟宽20厘米左右,畦面呈龟背形。
一般每穴3株、每亩定植7000~8000穴,基本苗20000~24000株,行距35厘米,株距24~27厘米。
定植后3~5天不通风,以利保温保湿,促使缓苗。缓苗后,晴天适当降温炼苗,棚温控制在白天23~25℃,夜间17~23℃,相对湿度75%左右。
早春保护地栽培的毛豆品种株型较矮,不易徒长,应在初花期追施氮肥和复合肥,在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以提高结荚数,促进子粒膨大。
下一篇:毛豆夏丰2008的美味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