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郊地区,蔬菜与棉花之间的种植矛盾日益显著。通过采用豌豆、冬菜、棉花和地膜��生(早毛豆)的套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棉花与蔬菜生产的冲突,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升种植效益。我县近郊城乡镇及泗阳棉花原种场的棉农已广泛应用这种一年五熟的种植方式,种植面积已达到308公顷,每公顷棉田的产量分别为:皮棉1125公斤,大麦1285公斤,冬菜15750公斤,豌豆嫩头2250公斤,豌豆荚3750公斤,以及花生鲜果3500吨(或早毛豆7500公斤),每公顷的产值高达4.86万元,是棉麦两熟产值的2.59倍。
在秋播时,需整地作畦,净畦面为4米,沟宽33厘米。10月上旬,在畦面中间70厘米处播种4行豌豆,行距23.5厘米,墒沟边15厘米处各播1行豌豆,实行豌豆与大麦的混播,豆麦比为3:7,基本苗为3.0万-3.5万/667平方米。豌豆出苗后,在两空幅处各栽7行冬菜,菜豆间距15厘米,冬菜行距20厘米,株距13-15厘米,密度为1.5万株/667平方米。春节前,冬菜和嫩豌豆头上市,至3月中旬冬菜上市结束;3月20-25日,在每个空幅中间60厘米处,采用地膜覆盖种植2-3行花生或早熟毛豆,行距3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粒,密度为1万株/667平方米。5月中旬,豌豆鲜荚上市,同时在花生(大豆)幅两侧各移栽1行棉花,每畦共4行,棉花与花生(大豆)间距25厘米,棉花与豌豆间距20厘米,棉花株距18-20厘米,密度为3000-3300。5月中下旬,大麦和豌豆收割或掩青;然后在空幅内还可撤种一季小白菜,6月初早毛豆上市,7月初花生鲜果上市。(下年应将棉秆留在田间作豌豆攀援支架)
棉花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如“泗阳167”或“泗棉3号”;豌豆可选用蔬菜型阿拉斯佳小青荚;花生应选择早熟中果天府3号;大豆可选用大粒王、宁镇2号、台湾292等早熟种;冬菜则应选择优质种绿星青菜、乌菜或尖叶菠菜等。
基肥方面,秋播时每公顷基施土杂肥25-30吨、磷肥750公斤、尿素225公斤、氯化钾225公斤。花生(大豆)播种前每公顷基施土杂肥20-25吨、专用复混肥600公斤、生物钾肥3000毫升。棉花移栽时要带足安家肥。追肥方面,豌豆食用嫩头的,冬前以施氮为主,促早发;以食用嫩荚和豆粒的,要增加钾肥追肥量,氮、钾各占总肥量的50%,要重施大豆花荚肥、花生花针肥和棉花花铃肥。
在5月至6月份,大麦、豌豆、花生(毛豆)与棉苗共生,此时最易遭受蚜虫侵害,一旦发生,应及时使用菊酯类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冬菜、豌豆以嫩头上市的鲜花生及毛豆的采收要因时、因地制宜,力求高产又高效。豌豆以食豆荚为主的应在开花后12-14天采收为宜,共4-5次;以食豆粒为主的应在开花后18-20天采收为宜,共1-2次。
下一篇:玉米田早毛豆套作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