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在中国是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其保鲜和脱水产品的出口量相当可观。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产品面临的绿色壁垒日益突出,出口门槛逐步提高,这对中国的洋葱出口构成了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局面,我们参考国际标准,制定了一套适合出口的绿色无公害洋葱栽培新技术,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和学习。
在出口洋葱的选择上,主要以黄皮球形洋葱为主,包括金红叶、红叶三号、富永三号、大宝、泉州中甲高黄、op黄和ok黄等品种。
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经验来确定。例如,在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中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9月10日至15日,而早熟品种适宜在9月5日至10日播种。此时抽苔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可通过观察旬均气温15℃之前的40至45天来推算播种期。
育苗面积建议为50平方米(适合栽植1/15公顷),播种前每畦施入200kg腐熟有机肥,并使用30ml辛硫磷与0.5kg麸皮混合物进行地下害虫防治。在整地时要将其翻土,并确保水分充足,在水渗后再播种,种子用量为120至150g,播后覆土1cm,并用覆盖物遮阴保墒。
洋葱地块应避免重茬。每1/15公顷施入4000至5000kg腐熟有机肥、50kg磷酸二铵及30kg硫酸钾,并将地整平耙细。同时,覆膜可提高地温并增加产量。在定植前,按16cm x 15cm的行株距打孔。
壮苗的标准是苗龄50至60天,株高20至25cm,三叶至四叶,假茎粗约0.6cm。选苗时要优先选择健康且壮实的苗,以保证高产。适宜的定植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后及时浇一次缓苗水,确保苗全苗齐。
在冬季前可让其自然越冬,封冻前需浇一次封冻水。返青后,随着气温上升,增加浇水频率,保证土壤在鳞茎膨大期适度湿润。施肥方面,建议在返青期适当追施速效氮肥,并在4月下旬与5月中旬进行两次追肥,确保沿用量为每1/15公顷尿素15kg及硫酸钾20kg。
待洋葱球充分成熟,叶片逐渐枯黄时,就可以进行收获。收获应选择晴天,以减少病害风险。在原地晾晒2至3天后,确保葱头表皮干燥,再进行储存。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常见的病害如霜霉病与灰霉病,应通过良好的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适时除去病株来控制。同时,必要时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药物进行防治。
通过强化洋葱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管理,确保提高出口品质,从而拓展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多可能。
上一篇:无污染洋葱种植方法
下一篇:洋葱-升级版金球2号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