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除了在田间发病外,在贮藏过程中也可能继续发病。如果防治措施不及时,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病症的叶部初期呈现近梭形的淡褐色至褐色斑点,随后会出现许多小黑点。随着病斑的发展,病斑以上的部分会逐渐枯萎。
当鳞茎感染时,最初在外侧鳞片或颈部下方会出现淡灰色褐色斑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纹会扩大并连结成大病斑,表面会轮生黑色小粒点。若侵害嫩鳞片,最初会出现黄色凹陷小斑,随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部可能深入内部,引起腐烂。
此病的特征是轮生的黑色小粒点会突破表皮,使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黑色刚毛。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乳白色的孢子堆。
炭疽病的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属,称为葱炭疽菌。病菌可以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也可以附着在被害的鳞茎上越冬。翌年春暖高温时,病菌会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雨水或地面流水传播。在多雨的年份,尤其是在鳞茎生长期阴雨连绵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情况会较为严重。
洋葱白皮品种感染炭疽病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包品种鳞茎的外皮含有邻苯二酚,能够抵制病菌的侵染。因此,在栽培时可以选择抗病品种。
建议与非葱蒜类作物进行2至3年的轮作。在进入雨季之前,可以喷洒50%炭疽福美、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1:1:160至240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连续治疗2至3次。
上一篇:如何有效储存洋葱
下一篇:洋葱紫斑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