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是夏季的重要蔬菜。通过设施栽培,可以促使莲藕提早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以下是莲藕的栽培技术介绍:
选择早熟、丰产的浅层莲藕品种,要求无伤无病、种性良好、个体大、苫头完整、尾梢齐全,并具备完整的顶芽和侧芽,藕节粗壮丰满,力求大小均匀。
选择肥沃、泥层较深、排灌方便的田地,最好是上年种植水稻的地块。在栽种前15天,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饼肥150公斤、过磷酸钙70公斤和生石灰80公斤。施肥后要深耕、整细、耙平藕田,并保持3-5厘米深的水层。
由于早春气温较低,可能会有寒潮侵袭,可以先将种藕起堆催芽。催芽方法是将藕种堆高约1米,四周用干稻草覆盖,并定期洒水以保持温度和湿度。当种藕长出顶芽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栽种。
早熟栽培一般要求排藕密度较大,每亩用种量为250-300公斤,株行距为0.8×1.8米,要求每亩芽头300-400个。
在3月上中旬按上述株行距排种,行与行之间的株要摆成梅花形,田边四周的藕芽头向内,其余各行芽头方向也应一致。栽种时将芽头插入泥中,尾梢翘出水面。
栽种后及时搭架盖膜,采用长3米、宽3厘米的竹片架拱,每亩用量约300片。拱宽2.2米,拱高40厘米,覆盖农膜。
此期主要是促进浮叶的形成和生长。要保持5-10厘米深的水层,保持土壤呈稀泥状态。寒潮来临时,要提前蓄水保温。晴天高温时,要注意棚内通风换气,防止灼伤荷叶。在4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在20℃左右且拱棚内长满荷叶时,可揭膜撤拱,将藕田水灌至10-15厘米,并每亩施入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15公斤。
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一次人工扯草,扯草后要及时调整莲鞭的生长方向,防止莲鞭长入田埂中。此期还应每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
主要防治荷叶软腐病,要求保持水质清洁,发生病叶要及时摘除,并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
在6月下旬,当莲藕长足3节时,即可分批采收,通常比常规栽培提早约20天。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其他莲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