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主要侵害植物的叶片。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选择使用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者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建议每7到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到3次。
灰霉病的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同时也能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尽管分生孢子喜湿,但其耐旱能力也很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分生孢子可以存活长达138天,因此在保护地内,分生孢子也能安全越冬。
在第二年春季,越冬的分生孢子、菌丝体和菌核会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并通过气流传播,通常由残花部位侵入,引起田间的初次发病。发病后,病部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稍有风就容易传播,甚至在农事操作或植株间走动时也可能人为传播。
灰霉病的病菌较喜低温、高温和弱光条件。适宜的发病条件为18至23℃的温度和90%的相对湿度,尤其是在春季,连阴天多、气温不高、棚室内湿度大、结露时间长以及通风不及时的情况下,病害会加重。如果灌水不当,灰霉病的发生将会更加严重。
上一篇:甘蓝高产优质的钾肥施用策略
下一篇:甘蓝黑腐病的防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