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高的种植项目。位于黑山县胡家镇的棚室芹菜种植面积达到350公顷,形成了以黑村为中心的温室芹菜产业带。该村的芹菜以其优质和量大而闻名,种植历史已有十余年,年栽培面积可达40公顷,总产量高达900万公斤,亩均纯收入约1300元,产品远销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通过总结多年的种植经验,农户们在本地条件下形成了五种高效的温室芹菜栽培方法。
温室芹菜的育苗时间为每年的7月初。选用天津实心芹菜作为主要品种,采用平畦撒播或条播方法进行种植。每个畦长5米,宽1米,在整地深翻时每畦施入30公斤腐熟优质农家肥和65公斤磷酸二铵。每畦播种50克,每亩需育苗面积约60平方米。播种后,要做好遮阴和水分管理,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出苗。在出苗后,需维持适当的湿度,避免大雨后畦面积积水导致幼苗死亡。2-3叶期时进行1-2次稀苗,每株间距保持在2-3厘米,苗龄达到50-60天,株高15-20厘米,达到壮苗标准。
温室芹菜以群体增产为主,合理密植非常关键。定植时间设定在9月中旬,10月上旬覆盖棚膜,采用6x1米的平畦单株分级定植,栽植密度为7x10厘米。为了培育健康的植株,采用两次蹲苗法。在早期,通过控水与控温的方式促进根系生长以及茎基部的增粗,最终使植株基部直径达到1.5厘米,建立丰产骨架。
底肥的施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芹菜的产量。在定植前,每亩施入10立方米的腐熟鸡粪或猪粪,配合50公斤磷酸二铵和25公斤硫酸钾。缓苗后,在15-20天内结合灌水进行追肥,通过氮肥与磷钾肥的交替施用,确保芹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营养,提升产量和品质。
芹菜虽然耐寒,但在低温长日照情况下会抽薹,因此调整温度和光照至关重要。冬季应早揭草苫晚盖草苫,并保持膜面清洁以提高温度和透光率。春暖后,适度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时间,以促进营养生长,推迟抽薹,延长采收期。
芹菜常见虫害包括蚜虫和菜青虫,可以使用40%乐果乳油和速灭杀丁进行喷雾防治。病害如斑枯病和软腐病等,重在预防。应定期喷洒药剂,并注意保持通风、排湿,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科学生产管理和综合措施实施将为芹菜的稳产增收提供保障。
下一篇:夏季芹菜播种与壮苗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