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种源自美国,经过多代提纯和选育而成,具有显著的优良特性。它的株高约为70厘米,通常有8片左右的叶子。叶柄呈现宽厚的翠绿色,表面光泽感强,腹沟较浅,且组织充实,第一节长达30厘米。该品种的质地脆嫩,纤维含量少,整体品质非常优秀。植物体型紧凑,每株的质量超过600克,耐抽薹,抗病性强,产量高效。在667平方米的地块上,可以栽植约2万株,整个生长周期从定植到采收大约需80天,平均667平方米的产量可达到8000公斤,适合在保护地及春秋露地进行栽培。
播种的时机非常关键,通常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期间,在温室内进行播种。到3月下旬时,可以转移到阳畦或塑料拱棚内进行育苗,而露地育苗则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及环境进行调整。
在育苗之前,首先要整好苗床底土,然后按照园土与腐熟有机肥3:1的比例调配营养土,铺厚10-15厘米,并确保底水充足。在667平方米的栽种面积上,需准备75-100克的种子,先将种子浸泡在约40摄氏度的温水中24小时,随后用洗净的细沙与种子拌匀,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约1厘米厚的细土。保持适宜的发芽温度在15-20摄氏度,约10-15天即可出苗。
苗出土后应保持畦面潮湿,待出现2-3片叶子时进行间苗,一般需进行2-3次。施用稀薄水肥5-6次,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施磷、钾肥。当苗长至3-4片叶,高度达到6-7厘米时,应揭膜进行炼苗,控水以促进根系发育。苗龄通常在60天左右,达到高度10-15厘米,叶片数为4-5片,茎基粗3-5毫米且无黄叶时,说明可以定植。
定植时需结合耕翻整地施肥,选择健康的壮苗,从周边向中心栽种,栽植的深度要求埋住根茎。一般推荐株行距为20-30厘米,根据市场需求可灵活调整种植密度。
在定植时务必要浇透第一水,之后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后,需维持土壤的见干见湿,并定期进行中耕、松土和除草。在定植后约30天,植物进入旺盛生长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每5-7天灌水一次,每10-15天施肥一次,对于667平方米的地块,每次施用尿素20公斤或磷酸二铵15公斤。在6、7月份高温季节,要确保土壤的持水量,为芹菜创造一个凉爽潮湿的生长环境。收获前的7-10天应停止灌水。
在防治方面,要重视斑枯病和叶斑病的防治,可以在667平方米的地块上,每次使用45%的百菌清烟熏剂200-250克,或用5%广谱型百菌清粉剂1公斤。病症初期可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对于斑潜蝇和蚜虫,可使用菊酯类药物进行喷杀,喷药间隔在7-10天之间,连喷2-3次,效果显著。
上一篇:金黄芹菜:全新品种的魅力与特征
下一篇:芹菜病害概述及有效防治措施